拒絕腦中風「臨微不亂」

拒絕腦中風臨微不亂

近來因為氣溫變化大,包括中風、心肌梗塞人數都開始增加,醫師表示,台灣已邁入高齡社會,高齡若加上三高、心臟病等危險因子,腦中風更會不知不覺上身。據研究指出,逾96%腦中風患者未能及時就醫。臨床發現逾半數發生中風的民眾,超過5.5小時才送醫,延誤治療、導致失能,造成照護負擔。若自身或周遭的人出現「5徵兆」,建議趕緊就診,必免造成遺憾。

根據衛福部統計,腦血管疾病一直在國人十大死因排行中名列前茅,光是106年就有11755人因此失去寶貴生命,平均每44分鐘就有1人死於腦中風,且男性更多於女性,然而,9成的腦中風其實能透過危險因子管理有效預防,,快速的辨識急性腦中風症狀與就醫,掌握黃金治療3小時,更能大大降低腦中風死亡與失能殘障的風險。提醒有家族病史、患有三高、心房顫動等心臟疾病、肥胖,或有菸癮或酒癮的中高年齡族群及其家屬,都應該提高警覺,牢記腦中風徵兆,必要時儘速就醫治療。

醫師表示若有以下「突發性神經症狀」等情形,都可能是中風前兆

  1. 四肢無力
  2. 暈眩
  3. 視力模糊
  4. 手麻
  5. 講話不清楚

臨床發現造成民眾未能在發生腦中風後及時送醫的原因為,民眾對於腦中風徵兆的認知不足,以為只是年紀大而短暫四肢無力,或過度疲勞產生暈眩、手麻,甚至等待家人幫忙,甚至是誤信民俗療法等錯誤觀念導致延後送醫。台灣腦中風學會理事長暨臺大醫院神經及腦血管病科主任鄭建興醫師表示,腦中風治療,以施打靜脈血栓溶解劑及動脈取栓術為主。健保署於2018年11月1日打破靜脈血栓溶解劑治療用於急性缺血性腦中風限於18至80 歲的給付限制,80歲以上同獲健保給付,讓更多高齡民眾也能獲得保障。

搶救腦中風,牢記黃金口訣「臨微不亂」

「臨」時手腳軟/請患者雙手平舉,觀察其中一隻手是否會無力而垂下或無法舉起。
「微」笑也困難/請患者微笑或觀察患者面部表情,兩邊臉部表情是否對稱。
講話「不」清楚/請患者讀一句話、觀察是否清晰且完整。
別「亂」快送醫/當出現上述任一症狀,要明確記下發作時間,立刻撥打119送醫急救。

腦中風雖好發於高齡者,45歲以上男性、55歲以上女性都是腦中風的高危險族群,但近年來亦有年輕化趨勢,因為腦中風的危險因子與三高及生活飲食型態息息相關,國健署鼓勵所有民眾一起實踐健康生活公約,包括戒菸、少飲酒、規律運動和早睡早起,而秋冬更迭之際,氣候冷暖不定,正是腦中風發作的高風險期,因此更要注意保暖、控制血壓,才能擺脫危險因子糾纏。

(宣導短片)搶救腦中風 掌握黃金3小時